• 性别与城市一:女性对城市空间的挑战
  • 互联网翻译文化如何构建公共空间
  • 2014年文化研究硕士生基本书目
  • 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趋势
  • 全球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学
  • [视频]FILM RIOT工作室:好莱坞电影特效制作教程
  • [视频]北大公开课: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视频]纽约大学公开课:美国文学
  • [视频]南京大学公开课:西方思想经典
  • [视频]斯坦福大学公开课:美国研究
  • 鲁迅︱什么主义都和中国无关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 科学惊人发现:宇宙竟是大脑
  • 中国知识界的新媒体运用—《开放时代》近年来的相关论文
  • 《世界人权宣言》全文
  • 2016年度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
  •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全球左翼的过去、现在、未来
  • 意识的科学:从神经元到思想的探索
  • 萨特:中国文化大革命与法国五月运动
  • 一张海报,三个未来主义者︱与马雅可夫斯基共事
  • 汉字藏玄机,二维二进制迭代堪比核聚变
  • 量子奇境VS佛学智慧——正确对待科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
  • 为什么量子力学中可观测的物理量一定是实数?
  • 一个光子能同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中运动
  • 费孝通︱我对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过程
  • 译︱为何如此焦虑:晚期海德格尔
  • 劳动社会:行动、凝思及其关系——兼论韩炳哲对阿伦特的批评
  • 解读生命蓝图:DNA测序带来的生命科学突破
  • 人与动物的共生关系:生态系统的平衡
  • 破译生命密码,让基因“说话”
  • 什么是科学:科学绝不是真理
  • 宇宙学正处于转折点
  • 荐书︱《转折点》
  • 书评︱杨定一的《转折点》谈了哪些观点
  • 荐书︱真种花者:邢义田访谈录
  • [视频]山东大学公开课:中国审美文化史(1-14集)
  • [视频]仙后座计划: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
  • [视频]地球全集
  • [视频]宇宙的奇迹
  • [视频]时间机器:世界的形成
  • 罗宗志︱百年来西方人类学巫术研究综述
  • 专访︱杨平:知识分子面临巨大危机,文化重建迫在眉睫
  • 李泽厚犀利点评当代著名作家,针针见血
  • [视频]中国科技大学公开课:科学简史·科学革命篇(1-10集)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 艺术生态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七个问题——新世纪南方艺术生态考察

    七个问题——新世纪南方艺术生态考察

    2022-07-12 14:54:35.82 来源: OCAT研究中心 作者:


    七个问题——新世纪南方艺术生态考察 

    开幕:2022年6月11日15:00­–17:00

    展期:2022年6月11日至2022年8月14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策展人:樊林

    参展艺术家:百岛计划、阳江组合、黄静远、黄小鹏、啾小组、观察社、杜忠健、段建宇、秦晋、钟嘉玲、陈侗、问题小组:刘庆元X樊林


    主办:OCAT研究中心

    支持: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鸣谢:华侨城北方投资有限公司


    OCAT研究中心将于2022年6月11日至8月14日举办“七个问题——新世纪南方艺术生态考察”展览。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樊林教授策划,呈现了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南方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艺术实践者、组织与机构的15件组作品及多本出版物。

    在这个研究项目里,“南方”指代的是一个文化地理学概念。新世纪以来,“南方”受地理环境、时间、事件、社会结构的发展变迁、国际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孕育出了多元且复杂的特性。而当代南方艺术是了解南方文化的当代特质,以及南方的社会结构与生态的重要途径。本次展览除了划定地域范围进行艺术生态考察,也将重点观察南方特殊的政治地缘及文化板块所凸显的特殊意味。

    策展人樊林长期关注并介入珠三角的艺术生态及南方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在对南方的艺术生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后,基于南方诸多空间、事件、艺术实践及交流的史实,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七个问题,以呈现身处南方当代艺术语境的个体/群体/机构的实践方式和问题思考:


    在地究竟在哪里?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如何实现的?

    创造性地共同生活可能吗?

    多重身份的艺术工作者如何推进艺术实践?

    “悬置”意味着什么?

    艺术家为什么写作?

    如何推动知识生产? 


    这七个问题构成了展览的七大板块,展开一部关于南方的当代问题史,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引向洞察艺术实践背后思想的线索。七大板块以刘庆元的“七个问题”系列木刻版画串联,这些图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南方艺术生态的独立立场和生长意识,也是对整个艺术系统的追问。 

    OCAT发轫于中国南方,南方的当代艺术生态是OCAT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长期以来关注的重心。作为OCAT馆群落地于北京的展示平台和以艺术史研究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机构,OCAT研究中心自创馆以来就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史研究作为文献研究线索之一。此次展览不仅是一个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尝试,也是对OCAT研究中心展览史和艺术史学史的研究脉络的延续。OCAT研究中心希望通过在北京打开一个了解和回顾南方当代艺术生态的窗口,实现不同文化区域间的交流互通。

    本次展览力图描述近年来艺术角色的转变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种种关联,勾勒出与OCAT同时期并行于南方的各艺术机构、艺术组织和艺术参与者不同的组织结构、艺术实践、在地性以及增长变化情况。整个研究项目将以展览、系列对话等多种形式推进,希望在记录并展示已有的艺术实践和知识生产结果,梳理已发生的艺术现象的线索,勾勒艺术组织的多元层次的同时,建立现象之间的联结,激发学界与观众对艺术实践与当代艺术史研究的新反思。

    展览将于2022年6月11日下午3时开幕并进行现场导览,OCAT研究中心微信视频号将同步直播。


    64051.jpg

    策展人

    樊林 

    毕业于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致力于西方美术史教学、研究、写作;当代艺术批评,展览策划。发表艺术批评文章以及主持艺术家个人出版物。以“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为题入选中国美协海外研修计划,赴德国访学。受邀赴澳大利亚、匈牙利、德国策划展览、讲学,受邀出席挪威双年展担任观察员。曾担任“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学术委员、单元策展人,“深圳、香港建筑双城双年展”板块策展人,“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初评评委。担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OCAT研究中心参观须知

    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请参观展览及进入OCAT研究中心图书馆的朋友扫描以下美术馆预约码进行预约。

    110.jpg

    到馆观众请出示美术馆预约二维码并进行北京健康宝“本人信息扫描登记”。凭北京健康宝绿码及72小时核酸检测结果进馆,同时配合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超过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谢绝入馆,敬请谅解。入馆后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排队和参观时请全程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错时、分批入馆。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640 (1).jpg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