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6-14]意大利Spazioa画廊Adriano Nasuti-Wood个展
  • 博扬·沙尔切维奇(Bojan Sarcevic)个展“At Present”柏林开幕
  • [2010-5-4 ]蔡国强:农民达芬奇
  • [2010-8-21]《方力钧》个案研究展再次开幕 欲建当代艺术展览新模式
  • 现场︱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
  • [北京]09陈文骥作品展
  • 2022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城市生息”北京推广会
  • [意大利]刘建华、Moataz Nash和Hansopde Beeck常青画廊展览
  • 本年度他们最喜爱的展览
  • 现场︱皮灵:杨志超行为艺术文献展
  • 现场︱阿那亚大地艺术节
  • [2011-12-17]泰康空间年末特展“展览”现场
  • 论坛︱策展在中国: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
  • 卡塞尔往期经典作品回顾
  • 2016(第四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 现场︱缓存在/Being Theoria 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 [北京]第二历史——张大力个展
  • 现场︱“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 2011第六届台北数位艺术节国际邀请作品
  • [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
  • 宋冬1990-2015年创作回顾德国个展
  • [2016-12-2]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 特别放映
  • 现场︱缠绕:生物/媒介
  • [2014-11-28]德国:艺术之域
  • 现场︱2023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
  • “余震” 英国当代视觉艺术展
  • 2008-A+A第三回京沪巡展
  • [北京]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
  • [2011-11-26]展望-《我的宇宙》现场
  • 景观与象征之间:路易·威登的土耳其艺术展
  • 西普里安恩·盖拉德(Cyprien Gaillard)个展
  • 欧金尼奥·迪特沃恩(Eugenio Dittborn)个展开幕
  • [2014-11-21]政纯办:全民健身
  • [现场]维也纳艺术馆(Kunsthalle Wien)群展《蓝色时代》
  • 首届安仁双年展:何为今天的艺术?
  • [2011-11-26]明日今夜——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个展
  • 现场︱“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
  • [2010-12-4]陈界仁个展 — 帝国边界Ⅰ&Ⅱ
  • [北京]《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现场
  • [2011-11-19]北京之声:现实主义之后
  • “禹步”第12届上海双年展
  • 保罗·拉弗莱个展于汉堡火车站美术馆开幕
  • 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
  • 现场︱近未来 — 完美搭档
  • 艺术教育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反思现代性:全球艺术史国际论坛

    反思现代性:全球艺术史国际论坛

    2019-11-10 22:05:22.202 来源: 中央美院艺讯网 作者:

    640.webp (1)2.jpg


    “现代性”作为艺术史与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艺术与哲学、社会与历史的讨论里从来都以多种面貌呈现。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战结束,现代主义作为一场整体性的社会文化运动出现,成为了塑造当今全球美学与艺术的重要起点。如果说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化与美学议题呈现为西方文化构建乌托邦梦想的破灭,使现代性成为怀旧的主题,那么自极端的年代之后,每一次对现代性的讨论与重新书写,都将成为当下对于这一议题的再认识。

    现代主义思潮,包括对于技术的反思,对于差异的尊重,以及对于他者的重塑等。现代性的理论问题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剧变中发生了深刻变化,并涌现出新的形态,因此对于“多元的现代性”的讨论,也是对于十九到二十世纪世界不同地区独特的现代化进程及其艺术问题的重新考量。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如“早期现代性”、“平行现代性”、 “另类现代性”、“依存现代性”等诸多概念。在艺术研究领域,对现代性的讨论也意味着如何重新看待处于西方中心主义之外的艺术家、如何理解处于现代主义边缘的艺术创造。它既关涉到探究殖民社会中的生产条件和艺术现代化的本质, 以及推动“另类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也包含了“多元的现代性”中可能存在的更为微妙的折射与互动。在后殖民时代与全球化滥觞的历史语境下,现代性的余波和后现代的解构与断裂使主流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不断地相互渗透、重新组合,因此,对于以上问题的研究也需要重新梳理与分析。

    对于现代性的思考与焦虑自波德莱尔延续至今,以生物学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更进一步扩展了问题的维度,而在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领域,现代性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性是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抑或已经出现了多种现代性,或是可替代的另一种现代性?中国文化是否拥有自己的现代性?现代性与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对于今 天的艺术史书写及以中国为视角的独立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反思现代性:全球艺术史国际论坛

    Re-thinking Modernity—— Global Art History Conference

    时间:2019年10月31日-11月1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协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媒体支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

    学术顾问:范迪安 学术召集人:邵亦杨、詹姆斯·艾尔金斯、戴维·詹姆斯·罗克斯堡、埃里克·德·沙塞

    策划协作团队:王薇、张文志、胡乃斌、金昕、宋寒儿、刘妮妮

    海报设计:杨航


    主要议题

    1. 中国艺术史中的“现代性”问题

    2. 艺术理论中的“现代性”问题

    3. 跨文化艺术史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

    4. 元现代与元图像研究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