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的废除---我的理想用词是“艺术”
  • 邱志杰:区分描述性概念和分期概念――中西语境中“当代艺术”的概念考察
  • 传统、全球化,以及影响东西方当代艺术的几个问题
  • 黄笃︱艺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但可以综合现实
  •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 “一路走来”——“中国前卫艺术教父”栗宪庭的艺术之旅
  • 艺术中的政治——汪晖与朱金石的对话
  • 欧游反思录 ——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当代形式与传统文化(关于观念艺术)
  • 朱青生:中国未真正诞生艺术史专业
  • 专家认为:中国策展人应具备两种目光
  • 何桂彦:重要的仍然是艺术
  • 原志阳: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文化权力空间
  • 鲁明军:功能自觉与价值阙如
  • 冀少峰:为什么是“中转”
  • 朱其︱疯狂消费是我们觉得真实或者踏实的存在
  • 何谓“事件”——如何创造一个展览
  •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以失败告终?策展团队Ruangrupa访谈
  • 陈晓峰:2011年艺术危机G点
  • 盛葳︱论“体制”与“当代艺术”之关系
  • 孙振华:史学传统和当代艺术史写作
  • 刘淳:策展人的价值与意义
  • 展览制度与中国当代雕塑
  • W.T.J. 米切尔︱视觉媒介不存在
  • 朱青生:对博伊斯的一些评价
  • 张海涛:对宋庄“强拆事件”的见解
  • 被误读的“行为” ——二十年多年行为艺术现象和背景
  • 彭德︱中国美术发展战略
  • 欧宁:报纸是隐形的公民建筑
  • 栗宪庭:“被消费”的影响力
  • 冯博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劫难逃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艰难的,可不是娱乐
  • 奥利瓦中国行的意义与中国抽象艺术
  •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 与传统碰撞?PSA“青年策展人计划”展现新生代策展人的爆发力
  • 自动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上):中国当代艺术在变乖还是进化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在何方?
  • 从高岩松装置作品看今日“新垃圾艺术”
  • 朱朱:“狂欢”与“灰色”
  • 后现代艺术的商业运作
  • 两个视角回眸艺术“85新潮”
  • 尹吉男:当代艺术家仍需寻找文化坐标
  • 欧文·沃姆 选择幽默,就是选择批判
  •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查制度
  • 新青年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新青年 > 赵小伟(Zhao Xiaowei)

    赵小伟(Zhao Xiaowei)

    2017-03-30 18:40:53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赵小伟(Zhao Xiaowei)

    简历
    赵小伟,籍贯山东莱阳,影像艺术家。先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影像创作专业。
     
    部分展览
    2017年
    艺术中国汇·中美艺术高校联盟实验电影周,纽约,美国
    “光隐见 影合离”罗蔷&赵小伟双个展,复言社,北京
    2016年
    尖先生与卡小姐·项目B,宋庄美术馆,北京
    第62届德国欧博豪深世界短片电影节,欧博豪深,德国
    乌兰巴托华语短片电影展,蒙古国家美术馆
    第三届华盛顿华语电影节(DCCFF)最佳实验短片奖,华盛顿,美国
    2015年
    实验电影《远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中央美术学院第七届影像嘉年华一等奖
    第九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青海
    第十二届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南京
    第十二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北京
    亚洲视野-AMNUA国际影像论坛,南京
    第十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影像展,武汉
    青年图语——来自CAFA的影像展,法兰克福,德国
    动·静 MOVEMENT & IMAGE,NO!空间;北京
    “心·生”艺术家联展,草场地Zoomart,北京
    艺术未来:2015中山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
    2014年
    中英青年纪录片交流项目,英国/北京
    第十一届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南京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新电影节,蒙特利尔      
    共振—第三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第三届中央美术学院瓦尔达影像奖三等奖,北京

     

    艺术家作品

    ▲ 赵小伟《飞矢不动》

    类型:九屏影像
    时间:2017年

    视频︱赵小伟《飞矢不动》

    作品阐述:
    飞矢不动是由芝诺提出相对于时间和运动的哲学悖论,人类无法改变时间的快慢,因而这一哲学悖论也无从解答。一张清末士兵弯弓射箭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蓄势待发而又永恒静止,这种动静结合的瞬间很迷人,时间在瞬间被摄影术凝固,穿越百年我依然能感受到这位士兵鲜活的气息和瞬间的张力。我以此作为出发点,通过数字技术让被定格在时光中的一系列物象动起来。在这里我用一只清兵射出去的箭打破静止,让图像随着箭运动。箭在九个屏幕间穿梭,每一次循环速度都会变慢,直至趋于静止,依此来探讨运动与静止、时间和空间。

    ▲ 赵小伟《飞矢不动》慈禧

    ▲ 赵小伟《飞矢不动》清兵

    ▲ 赵小伟《飞矢不动》石狮

    ▲ 赵小伟《飞矢不动》书生

    ▲ 赵小伟《飞矢不动》乡民



    ▲ 赵小伟《远行》

    时长:11’15’’
    时间:2015年

    视频︱赵小伟《远行》预告片

    故事梗概:影片的主人公面对一块空白画布画着记忆中的水面,他的记忆回到童年时宁静的田园生活,那时候的他对远方无限向往。如今城市里躁动的声音、败坏的气息让他感到不适,古人画笔下的鹊华秋色已被城市的冷酷山水取代,再有一次远行我们将漂向何方?

    导演阐述:《远行》短片片名来自于《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是一个匆忙的时代,在来去匆匆之间自己的家乡逐渐变得陌生,而远方又遥不可见。城市生活给人带来方便,也时常让人茫然,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随着它旋转。影片试图讲述个体的漂泊感,以及在时间荒漠中的迷失和对彼岸的找寻。在他乡和故乡之间一次一次地归来又离开,在来去之间满怀希望地去寻找心中的“乌托邦”,那是我们逐渐模糊的故土和童年,也是寻觅不得见的“桃花源”。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