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视频档案 > [视频]“大学与美术馆”系列讲座——杉本博司

[视频]“大学与美术馆”系列讲座——杉本博司

2012-05-28 14:14:35 来源: 艺术眼artspy 作者:

  

“大学与美术馆”系列讲座——杉本博司(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4NTQ3Mzgw.html


“大学与美术馆”系列讲座——杉本博司(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xNDY3MDQ4.html

 

走在智慧的云端
——杉本博司在中央美院美术馆讲座

文/何一沙

“有哪些事情是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做的?”在名为《原始记忆》的纪录片里,杉本博司的一句旁白,也是他在自己艺术创作中一直以来的追求和寻找。2012年5月11日,一个平常的周末夜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被沐浴在杉本博司充满智慧的轻松“传道”中,学术报告厅内外的热情听众在他的艺术养分中虔诚地呼吸。

如讲座主持人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所说,我们无需用多余的时间介绍杉本博司,今晚能莅临于此的人们都已经对他本人非常熟悉。杉本博司这是首次到中国,带着他《闪电原野》作品将在佩斯画廊举办个展,他自我介绍说恰巧刚刚完成第一本著作《直到长出青苔》的中文版将在中国面世,也是他为此自豪的事情。

于是,讲座由播放杉本先生的纪录片《原始记忆》开始,这还是该影片的首播,尤为荣幸。片中清晰地记录了每个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杉本自己及同事、友人的评论来阐述作品的意义,片中提到的作品包括:《闪电原野》、《海景系列》、《西洋镜》、《建筑》、《剧场》等经典代表作,“作品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观察真实世界的方法,这种亦真亦假的画面,带给人迷惑,更带给人思考:真实是什么?摄影与真实的关系又如何?”杉本先生拍摄的目的是让自己心目中的美景得以实现,每个人心中的想象不尽相同,他摄影中的美景不一定反映了现实中的真实画面,比如:《剧场》系列是让相机的曝光时间与整部电影的播放时间相同,杉本是一直在用摄影去努力寻找内心深处的自我。

在播放幻灯片的部分,杉本介绍了他长期以来的古董收藏,可谓“千奇百怪”:几千年前的化石、“上帝向人类传递信息”的陨石、埃及死亡者之书、猫的木乃伊、苏美尔文明中的文字…… 还有很多跟中国文化相关的藏品。当然,他的风趣解说是最打动观众的。

讲座最后部分的观众交流互动是一直的惯例,而在今晚的这个时段,杉本轻松地引领并打开大家的灵魂和思维:
问:杉本先生,如果假如有一天神也就是造物主站在您的面前,有一点不高兴,他说杉本君,我到世界是彩色的,你为什么要拍黑白照片呢?
答:因为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太复杂了,我想把它简化一下。

问:怎样看待化学底片即将消失问题,如果大底片真的没有了,我们怎么办呢?
答: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就自己做,其实想一想,最开始胶片发明者也都是白手起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就自己去做了。我们不应该总想着让别人去做,而应该自己去做。

问:杉本博司先生,几十年的摄影经历,最后已经摆脱了镜头,用实验、电流做创作,那您看一下未来摄影通过镜头的方式,未来摄影的发展方向在哪个层面进行?是装置拍摄还是观看已经走到了尽头。
答:我会一直坚持摄影到底,我想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摄影家,在日本。
王璜生馆长也加入了提问者的行列,提出了关于几种类型作品的观念问题。杉本在回答之余,赞叹中国观众比日本观众的提问有意思很多!

我们熟悉的“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来自原研哉提出的“这样就好”,原来他也是深受杉本博司《海景系列》的影响;我们看惯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习惯了“这样最好”、“这样更好”的创作方式,今天再跟杉本重温南宋的“黑白”水墨、重温美国的“极简主义”,何不是另一种智慧的最高体验呢?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杉本博司在央美举行讲座——“摄影并非创造现实”
view.php?tid=6857&cid=20

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外 >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view.php?cid=29&tid=2792&page=1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