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制造的联觉感官体验
  • 当代嗅觉艺术
  •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系列对话︱控制论、艺术与数字文化
  • 新媒体艺术的“内在性”特征
  • 张海涛:中国独立动画发展中的问题和现状
  • 论坛︱张海涛:近未来影像艺术的媒介趋势
  • 圆桌讨论︱互联网与当代艺术
  • 讲座︱肯·里纳尔多&艾米·扬斯《机器人和生物艺术中的跨物种共生》
  • 唤醒万物——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
  • 谭力勤︱在A.I.冲击下,不可视艺术的智能拓展
  • 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 深圳元宇宙科技艺术展 33组全球先锋作品呈现
  • 美博物馆欲办气味展
  • 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将建立嗅觉艺术中心
  • M+呈献数码艺术先驱Beeple《人类一号》,游走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 星空实验室多媒体作品征集
  • 科技与艺术结合 展览业需要转型
  • 与袁小潆浅谈生物艺术
  • [杭州]“迷因城市:骇进现实”第一届跨媒体艺术节
  •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可触摸的全息影像
  • 新媒体艺术:交互艺术舞台剧
  • 第二届“感受力:中国媒体艺术教育论坛”
  • 漂亮的和痛苦的——关于马修·巴尼的电影
  • 服务机器人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
  • 艺术小组HeHe
  • 2017电子艺术节第三日
  • “重返”首届中国·合川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
  • 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概论——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回顾
  • 中国元宇宙峰会2021
  • 11月盘点全球新媒体艺术
  • 新媒体艺术会带来产业链吗
  • 颜晓东:新媒体艺术作品由多方参与制作
  • [台湾]人工智能改 - AI Plus 展
  • “3rd Eye”:纽约大学艺术家把相机植入头部
  • 《首届VR艺术研讨会》前言
  • 科学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出炉 癌细胞的"探戈"
  • 声音装置艺术家首获2010年度当代艺术特纳大奖
  • 首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心灵世界:作为虚拟艺术工程
  • 新媒体考古:中国当代录像艺术
  • 中国新媒体艺术大事记
  • 中瑞媒体艺术联展“延时”亮相中国美术馆
  • 施勇、石青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文化评论功能
  • 动画的未来在网络 电视动画渐衰落
  • 专访李振华:尊重新媒体艺术的精神价值
  • 宇宙之外是“元宇宙”
  • 国内新闻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公布“光映现场”展区详情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公布“光映现场”展区详情

    2014-04-18 14:43:29 来源: Art Basel HK 作者:

     

    今年五月,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即将推出专门为电影而设的展览专区,放映由艺术家创作及讲述艺术家的录像作品。展区将于5月15日至17日于香港艺术中心agnès b. 电影院内进行,将放映来自30间艺廊、共41位艺术家的精心杰作。展区由驻北京及苏黎世策展人、多媒体艺术家及制作人李振华策展,重点作品包括出自国际知名艺术家石田尚志(Takashi Ishida)、Dinh Q Lê、香港艺术家关尚志以及Christopher Doyle的作品等。

    以瑞银集团为主要合作伙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由李振华特别于此展区探索六个截然不同的主题:「城市生活」(Urban Life)以怪诞且俏皮幽默的方式探讨大都会的文明如何影响日常生活;「视觉」(Beautiful Visuals)集中剖析视觉感官以及声音与视频的混合;「动画」(Animation)追溯这一独特体裁的的诞生、技术及实践;「行动」(Action)探索行为、表演及录像之间三位一体的微妙关系;「表演」(Performance)旨在展示行为、活动及表演的戏剧张力;而「混合叙事」(Fiction Mix)则探索不同视觉表现形式核心的故事叙述 。

    在2014年5月15日(星期四)下午5时的巴塞尔艺术展会场进行的午后对谈节目「沙龙漫谈」中,关尚志及Chim↑Pom将与策展人李振华进行对话。

    光映现场节目一览 

    2014年5月15日(星期四) 
    晚上6时30分至8时正 

    「城市生活」(Urban Life)

    关尚志,《跟关太一起做… 制作胡椒喷雾》,2012年,5’16’’,安全口
    Tameka Norris,《Licker》,2008-2012年,5’46’’,Lombard Freid Gallery
    Nina Yuen,《Lea》,2014年,6’30’’,Lombard Freid Gallery
    关小,《认知的形状》,2013年,8’12’’,魔金石空间
    阮初芝淳,《Memoriel Project Waterfield: The Story of the Stars》,2006-14 年,8’,Mizuma Art Gallery
    Naiza Khan,《The Observatory》,2012年,6’,Rossi & Rossi
    Christopher Doyle,《Roof Sticks》,2013年,4’40’’,Rossi & Rossi
    Andreas Angelidakis,《Domesticated Mountain》,2012年,5’35’’,The Breeder
    李燎,《一记(武汉)》,2011年,5’09’’,55

    关尚智,《跟关太一起做… 制作胡椒喷雾》

    「视觉」(Beautiful Visuals)

    Bill Balaskas,《Parthenon Rising (II)》,2011年,2’45’’,Kalfayan Galleries
    Sriwhana Spong,《Learning Duets》,2012年,4’50’’,Michael Lett
    Chim↑Pom,《K-I-S-S-I-N-G》,2011年,2’8’’,Mujin-to Production
    Polly Borland,《Berlin, it's all a mess》,2012年,4’45’’,Murray White Room
    陈赛华灌,《素描空间:七号》,2010年,1’,奥沙画廊
    吴长蓉,《迷路/台北》,2013年,4’30’’,就在艺术空间
    Christopher Doyle,《Tilda》,2013年,3’59’’,Rossi & Rossi
    平川佑树,《In the mist of time》,2012年,4’30’’,Standing Pine
    石田尚志,《Burning Chair》,2013年,5’8’’,Taka Ishii Gallery

    Bill Balaskas,《Parthenon Rising (II)》

    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
    晚上7时至8时30分

    「动画」(Animation)

    John Latham,《Talk Mr Bard》,1961年,3’50’’,Lisson Gallery
    Nina Yuen,《Hermione》,2014年,9’49’’,Lombard Freid Gallery
    田口行弘,《EIN / DRUCK (Lisbon)》,2011年,7’37’’,Mujin-to Production
    缪晓春, 《灰飞烟灭》,2009-2010年,10’,奥沙画廊
    杜珮诗,《遗愿》,2013年,7’15’’,就在艺术空间
    王海洋,《弗洛伊德,鱼和蝴蝶》,2012年,3’22’’,巴黎-北京画廊
    安格,《1to9》,2009年,53’,FOST Private Limited
    叶凌瀚,《最终试验飞行体》,2008年,7’,Ben Brown Fine Arts
    Brian Alfred,《Triangle Cloud》,2013年,5’,Ameringer|McEnery|Yohe
    Dinh Q Lê,《South China Sea Pishkun》,2009年,6’30’’,十号赞善里画廊

    田口行弘,《EIN / DRUCK (Lisbon)》

    王海洋,《弗洛伊德,鱼和蝴蝶》

    「行动」(Action)

    Chim↑Pom,《BLACK OF DEATH 2013》,2013年,8’53’’,Mujin-to Production
    加藤翼,《Abandon (Salton Sea)》,2013年,2’57’’,Mujin-to Production
    潘逸舟,《Neighbor》,2012年,7’15’’,奥沙画廊
    Roman Signer,《Wettlauf mit Rakete / Race with a Rocket》,1981年,25’’,Hauser & Wirth
    Roman Signer,《Aktion in Vira Gambarogno / Action in Vira Gambarogno》,1982年,43’’,Hauser & Wirth
    Roman Signer,《Wagen / Wagon》,1986年,1’,Hauser & Wirth
    Roman Signer,《Vier Kisten / Four Boxes》,1985年,1’18’’,Hauser & Wirth
    Roman Signer,《Bücher / Books》,1984年,3’04’’,Hauser & Wirth
    Roman Signer,《Brücke / Bridge》,1983年,25’’,Hauser & Wirth
    Roman Signer,《Hocker / Stool ( Fluss Sitter bei Haslen)》,1982年,52’’,Hauser & Wirth
    Roman Signer,《Brille mit Rakete / Glasses with Rocket》,1982年,24’’,Hauser & Wirth

    2014年5月17日(星期六)
    晚上7时至8时30分

    「表演」(Performance)

    Bettina Buck,《Interlude》,2012年,5’22’’,Rokeby
    John Wood 及 Paul Harrison,《10 x 10》,2011年,15’37’’,Carroll / Fletcher

    「混合叙事」(Fiction Mix)

    Shimura Bros,《SEKILALA》,2006-2008年,infinity (4’10’’ 简短版),Tokyo Gallery + BTAP
    Cristobal Leon及Joaquin Cocina,《Los Andes》,2013年,4’02’’,Upstream Gallery
    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及Tristan Bera,《Belle Comme le Jour》,2012年,13’,Gallery Koyanagi
    Diogo Evangelista,《Isle》,2013年,6’24’’(重复播放),Galeria Pedro Cera
    安格,《Exorcize Me》,2013年,3’12’’,FOST Private Limited
    张干琦,《在缅甸的日子》,2011年,5’37’’,Chi-Wen Gallery
    大木裕之,《SUITA II》,1989-1990年,17’,Arataniurano
    陈轴,《打女佣的屁股 II》,2012年,13’,Aike-Dellarco

    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及Tristan Bera,《Belle Comme le Jour》

    张干琦,《在缅甸的日子》

    媒体查询:
    巴塞尔艺术展,Dorothee Dines
    电话:+41 58 206 27 06,电邮:press@artbasel.com

    亚洲代表:
    Sutton PR Asia,萧佩雯Erica Siu/叶慧雯Charlotte Yip
    电话:+852 2528 0792,电邮:erica@suttonprasia.comcharlotte@suttonprasia.com

    Unit 1001-2, 10F
    Asia Orient Tower
    33 Lockhart Road
    Wan Chai, Hong Kong
    T: 852 2528 0792
    F: 852 2528 0793
    contact@suttonprasia.com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