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名单及演讲放映活动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名单及演讲放映活动

2012-05-08 23:16:24 来源: 新浪收藏、艺术国际 作者:

 

策 展 人:刘鼎,卢迎华,苏伟
展览时间:2012-05-12 至 2012-08-31
展览城市: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

艺术家:陈劭雄,陈轴,Josef Dabernig,丁乙,方璐,Laura Oldfield Ford,Simon Fujiwara,顾德新,关小,郝敬班,胡昀,黄然,黄永砯,李明维,李富春,李永斌,李然,李郁+刘波,林一林,刘诗园,卢征远,Darius Miksys,Haroon Mirza,Nastio Mosquito,钱喂康,Kelly Schacht,石冲,宋冬,隋建国,VERMEIR & HEIREMANS,Danh Vo,汪建伟(微博),王功新,王广义,王鲁炎,王兴伟,王友身,《野生》,吴文光,徐冰

  由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的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将于2012年5月12日—8月31日在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展出。OCT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地邀请刘鼎、卢迎华与苏伟担任本届双年展的策展人。

  在华侨城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从199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今年该展览将由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并正式更名为深圳雕塑双年展。

  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三人组成的策展团队提出“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作为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题目,这是一个希望重提个体秩序的展览。它将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不期而遇的遭遇”和“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作为整个研究的出发点,“不期而遇的遭遇”是对于本土历史的观看,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实验性创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回到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和艺术本身来展开叙述。“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是近几年来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目光所及的发现。这一部分试图分享一种由个体的精神,也就是艺术家的创作所建构的一种超越任何区域、系统、机制、规则和艺术史叙述而存在的一种关联性,提出不放大任何现有系统、普遍秩序和他者经验的有效性,而是强调偶然性、有机性、随机性、内在性、感性、以及艺术内部自我生长和繁衍的本能。我们相信他们的策展理念将带给我们对于艺术认识的新启示。

  艺术系统的各种机制——比如,策展人角色的形成,支持艺术家的赞助机制,美术馆和艺术中心的兴起,艺术市场的发展——最初都是围绕着艺术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随着艺术的产业化,艺术系统中的分工日益细化,各种实践的边界不断地成型甚至僵化,使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迫切的命题,那就是我们所形成的经验、固有的价值判断和工作方式是否越来越遮蔽和忽略了艺术创作和实践当中的有机性、灵活性、游击性和偶然性。当我们在享受艺术机制所提供的某种便利和安全感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醒自己艺术从来就是不能被规训的,不能被任何人治理和统治的,更无法依存任何法则而存在的,它也不是为了进入一种系统,获得某种承认和奖赏而存在的。不管艺术机制存不存在,艺术家的工作和思考总是存在的,即使只是在艺术家的脑袋中,笔记本内,甚至床底下,它也是无法被泯灭的火焰,就像某种无法被克制的情感和冲动。

  在各种接踵而至的危机面前,各种社会组织方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新反思我们所信奉为普遍经验和完美知识的各种体系化力量,比如自由主义经济的信念。我们必须重新检验我们所依赖的社会秩序和我们所存在的基础,当某种主义、秩序和组织方式强大到具有唯一性的时候,它同时也必然隐藏着众多的危机。当艺术和经济生活同样迈向一种标准化的生产和分配模式的时候,我们必须回到个体的故事、个体的情境、个体的需求和个体的秩序。普遍秩序之外的因素往往被界定为偶然的因素,但偶然的因素有时候却可以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它无法被普遍秩序所归类、识别和消化,但又是不可回避的。影响事物形态的不总是普遍规律和普遍秩序,个体事物的差异和并存对于任何组织形式的合理化存在都是不可忽视的。

  “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是一个希望重提个体秩序的展览。它将通过两个部分来构成我们的叙述,分别为“不期而遇的遭遇”和“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

  “不期而遇的遭遇”是对于我们本土历史的观看,以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以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创作轨迹作为研究一个时代的创作的基础,艺术作为一个个体现象是我们研究和叙述这个时期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和内容。我们通过访问亲历90年代并且仍然活跃在我们身边的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具体而不带任何预设地了解并呈现个体实践者在那个时间段在艺术上的经历、思考、困惑、彷徨、焦虑和自我信念的来源,他们与他们所处的语境、境遇和外界的交互、偶遇、撞击和磨合。这不是一个企图概括全貌的回顾,而是将创作还原到个体精神和个人思考的尝试。

  “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是近几年来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旅行和工作中目光所及的发现。这一部分试图分享一种由个体的精神,也就是艺术家的创作,所建构的一种超越任何区域、系统、机制、规则和艺术史叙述而存在的一种关联性,提出不放大任何现有系统、普遍秩序和他者经验的有效性,而是强调偶然性、有机性、随机性、内在性、感性、以及艺术内部自我生长和繁衍的本能。

  我们希望提供一种具有内在视野的观看方式,观看艺术创作本身,同时也是在观看我们的精神发展和思考方式形成的轨迹。我们试图用自我的方式描述和组织这一内在的“历史”,它难以用史学和实用理论的标尺规范,但却每时每刻发生在当代艺术的历史之中,以不同的方式刺激着我们工作于斯的艺术系统和文化语境。它是一种偶然性的内在真实,无法被功能化和工具化,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具备自我的形状和质量,它需要我们寻求理性的目光的关注。

  我们往往忽略了在我们的具体语境中去获得立足点和自我认识的通道的可能性,比如低估了我们所经历的现代主义进程中的社会主义特征和特殊性。这些对于自我的塑造和评估建立在对一个已有的模式和体系的想象之上。我们往往把一些他者的经验和现有的方式误解为是一种必然,将它们作为我们行动的预设,也因此希望沿用同样的方式达成我们的诉求,我们放大了必然性,忽略了偶然性。我们放大了系统性,忽略了内在性以及内部自我生长和繁衍的机制。我们放大了普遍性秩序,忽略了个体和特殊性的存在。在寻求参照和例子的过程中,我们也放大了他者的有效性。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希望认识和呈现的是艺术的内部运动,艺术创作的内部运动和艺术家之间对于艺术的不同认识的碰撞和平行存在。

  “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观看和观看我们所在的世界,包括正视我们的有限性,经验的有限性和视野的有限性。在雕塑双年展创立的近20年后,我们荣幸地继续了它创立的初衷:对于艺术实验的关注,也大胆地将对于雕塑的探讨拓展至对于包括雕塑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和创作本身的探讨。

  刘鼎

  197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策展人、艺术家,现居住于北京。

  作品曾在英国特纳美术馆、英国布里斯托Arnolfini艺术中心、奥地利维也纳Kunsthalle Wien、挪威奥斯陆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巴西圣保罗国家美术馆、德国卡尔斯鲁厄ZKM新媒体艺术中心、瑞士比尔RasquArt艺术中心、意大利都灵Sandretto Re Rebaudengo基金会、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美国旧金山Luggage Store艺术中心、中国北京伊比利亚艺术中心、上海当代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等机构展出。于2008年开启的观念艺术项目“刘鼎的商店”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计划,讨论和呈现艺术系统中各种可视和不可见的价值形成机制。2009年,代表中国参加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与卢迎华共同发起策划的“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于2011年9月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并将于明年开始巡回计划。

  卢迎华

  1977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策展人、批评家,现居住于北京。

  毕业于瑞典伦德大学马尔默艺术学院的批评研究课程(2004至2005年)。曾担任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研究员(2005至2007)。目前是伦敦frieze艺术杂志的特邀编辑、英国Arnolfini艺术中心《远西》杂志的编委之一;同时为多家国际艺术杂志、画册和出版物撰写关于当代艺术研究的文章。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评委之一、 2012年光洲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与刘鼎共同发起策划的“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于2011年9月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并将于明年开始巡回计划。

  苏伟

  1982年出生于北京,策展人、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外文所博士生。现居住于北京。

  2011年,参与策划了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独立批评》杂志长期撰稿人,当代艺术的理论实践和写作是他的工作重点所在。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名单及演讲放映活动

  2012年5月12日 — 8月31日

  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

  展览/行为表演/艺术家讲座/放映

  展览:

  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策划,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将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幕。这是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展览,它由三个部分构成:“不期而遇的遭遇”考察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个体实践;“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呈现了最近两年国内和国际艺术家的实践;在公共项目中,本次双年展邀请了四位艺术家在户外公共空间内呈现各自的作品。在展览中,“不期而遇的遭遇”和“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两个部分的作品并不分为两个版块展示,而是被编织在一起呈现。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 - 17:30 (逢周一闭馆)

  开幕式:2012年5月12日 15:00

  地址: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南区OCAT主厅/副厅;北区B10展厅

  参展艺术家及文献:

《(1994)中国当代艺术家工作计划》(1994年,一本由王鲁炎、王友身,陈少平和汪建伟编辑出版的艺术家工作方案集),“45°作为理由”/“同意1994年11月26日作为理由”(1995年、1994年,两个由耿建翌策划的“明信片”展览),《黑皮书》、《白皮书》、《灰皮书》(1994-1997年,一套由艾未未、徐冰、曾小俊发起和主编的出版物),陈劭雄(1962年生于中国汕头),陈轴(1987年生于中国浙江),约瑟夫·达贝尼克(1956年生于奥地利),丁乙(1962年中国上海),方璐(1981年生于中国广州),劳拉·欧菲尔德·福特(1973年生于英国哈利法克斯),藤原赛门(1982年生于英国伦敦),顾德新(1962年生于中国北京),关小(1983年生于中国重庆),郝敬班(1985年生于中国山西省),胡昀(1986年生于中国上海),黄然(1982年生活于中国西昌),黄永砯(1954年生于中国厦门),李明维(1964年生于中国台湾省),李永斌(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李富春(1983年生于中国吉林),李然(1986年生于中国湖北省),李郁(1973年生于中国武汉) + 刘波(1977年生于中国石首),林一林(1964年生于中国广州),刘诗园(1985年生于中国北京),卢征远(1982年生于中国辽宁省),达瑞斯·米奇斯(1969年生于立陶宛考纳斯),哈龙·米尔扎(1977年生于英国伦敦),纳斯提奥·莫斯奎多(1981年生于安哥拉),钱喂康(1963年生于中国上海),凯莉·沙赫特(1983年生于比利时),石冲(1963年生于中国黄石),宋冬(1966年生于中国北京),隋建国(1956年生于中国青岛),曾建华(1976年生于中国汕头),卡特琳·魏美尔(1973年生于比利时) & 罗尼·赫瑞曼斯(1962年生于比利时),傅丹(1975年生于越南),汪建伟(1958年生于中国四川),王功新(1960年生于中国北京),王广义(1957,中国哈尔滨),王鲁炎(1956年生于中国北京),王兴伟(1969年生于中国沈阳),王友身(1964年生于中国北京),《野生》(1997年,宋东、郭世锐出版,记录了两人策划的一系列在展览空间实施的项目),吴文光(1956年生于中国昆明),徐冰(1955年生于中国重庆),鄢醒(1986年生于中国重庆),尉洪磊(1984年中国内蒙古),张恩利(1965年生于中国吉林),张培力(1957年生于中国杭州),张晓刚(1958年生于中国昆明),周铁海(1966年生于中国上海),朱加(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

  行为表演:

  鄢醒

  5月12日 16:30

  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B10展厅

  纳斯提奥·莫斯奎多

  5月12日 17:30

  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艺术家讲座:

  (一)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

  五月

  李明维

  时间:5月10日星期四,下午7点半

  主持:刘鼎

  语言:中文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傅丹

  时间:5月11日星期五,下午7点半

  主持:苏伟

  语言:英语,中文翻译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约瑟夫·达贝尼克

  时间:5月13日星期日,下午2点半

  下午主持:刘鼎

  语言:英语,中文翻译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二)中国90年代艺术创作讲座系列:个体的叙述

  六月

  丁乙

  时间:6月22日星期五,下午2点半

  主持:刘鼎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王功新

  时间:6月23日星期六,下午2点半

  主持:刘鼎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隋建国

  时间:6月24日星期日,下午2点半

  主持:刘鼎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七月

  王鲁炎

  时间:7月21日星期六,下午2点半

  主持:方立华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宋冬

  时间:7月22日星期日,下午2点半

  主持:方立华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八月

  张培力

  时间:8月18日星期六,下午2点半

  主持:苏伟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号华·艺术沙龙

  陈劭雄

  时间:8月19日星期日,下午2点半

  主持:苏伟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放映活动:

  约瑟夫·达贝尼克电影放映

  5月19日、20日,周六、周日

  导演:约瑟夫·达贝尼克

  时间:下午2点半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号华·艺术沙龙

  约瑟夫·达贝尼克电影放映

  5月26日、27日,周六、周日

  导演:约瑟夫·达贝尼克

  时间:下午2点半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所有活动均免费入场)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