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四人悖论下的“乌托邦”——宋庄美术馆展览现场

四人悖论下的“乌托邦”——宋庄美术馆展览现场

2012-04-10 16:35:17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王厚

2012年4月8日(99艺术网 王厚发)下午3点,由策展人张海涛策划2012“文明相悖论”三人展在北京宋庄美术馆开幕。因于玛雅文明的预言,著名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拍出了带有世界末日性的电影《2012》,这也是一个地域性文明给现代化工业文明鸣响的警钟,所取得太多必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个国家、种族、文明、阶层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或融合。

张海涛策划2012“文明相悖论”三人展开幕式

张海涛在此次展览主题中提出了:“文明相悖论”泛文化类的命题,也是近千年来人类发展悖论的主题,他在展览前言中写到:进步?——倒退?世界的进步可能导致文明指数的倒退。这是一个宏大的、延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发愿。此次展览带有一点“乌托邦”色彩,并且在四个人在宋庄美术馆导演了这次“文明相悖论”的宏愿,提出了文明进程中一个箴言。

他以三位艺术家为案例证:韩涛、程广峰、卓凡的装置作品,证明当下社会世界所遭受的问题,也是现代文明发展遗留下来的一种隐患,更有可能结出不祥的“恶果”。韩涛在高压电线架下的生活经历,利用“现成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高压电线架,螺钉与螺母,各式各样广电局的文件,还有一位遭受伤害的“人”坐在“电压”下的场域之中;有一个互动环节:让观众随性写下自己看完这种“艺术化的情景”感受。还有个作品是《73出的毛发》,艺术家特意选下“毛选”中位数为“73”的页数,用红色的框子涂上蜂蜜和沾满毛发定成一排,还有人造的一根骨头横在墙的旁边;另一面墙上贴着站了些许毛发的“73”,下面亮着红蓝交替指示灯。会让人产生一种“意识形态”的视觉经验冲击,这也是人与国家的关系;在程广峰的《啊啦吗?Alamak》作品里有股浓重的“石油味”,他是想通过宗教和能源的关系,反应出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在一段真主的音乐中,感受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现代霓虹灯下“荒诞”的快感;轰隆隆的电机声中,闻到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恶臭味。这是能源耗尽下宗教符号的一种预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卓凡的整个空间布置就很有意思,进去看到的就是:一直悬在空中的手指向一个悬而未决的“圆”,这个命名为《我要拈花》,这个手姿像米开朗琪罗天顶画中“无所不能”的上帝之手,像奥古斯都指挥军队“所向披靡”之手,也先领袖召见人民“挥动”之手,想象更有“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意境。艺术家用自动化的工业现成品录制人选择的权利:得到与拒绝。两件“悖论”的作品《我要握住》与《我要推开》,就连看后的观众也情不自禁地喊“我要握住”“ 我要推开”,人自身的问题也是个悖论。
 
结合着此次展张海涛的新书发布会——《未来艺术档案》,邀请到一些嘉宾指正与点评。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11日。

四人悖论下的“乌托邦”

韩涛作品《我们的支点》  2012


 
韩涛作品《我们的支点》局部

韩涛作品《我们的支点》局部

韩涛作品《我们的支点》局部

韩涛作品《我们的支点》局部

韩涛作品《73出的毛发》  2012

程广峰作品《啊啦吗?Alamak》  2012

程广峰作品《啊啦吗?Alamak》局部

程广峰作品《啊啦吗?Alamak》局部

卓凡作品《我要拈花》  2010

卓凡作品《我要推开》  2011

卓凡作品《我要握住》   2011

卓凡作品现场

卓凡作品现场

卓凡作品局部

张海涛的新书发布会——《未来艺术档案》现场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