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 自然何以具有价值?——在儒家语境中的解释
  • 邱志杰:儒学史
  • 哈佛人文中心主任:“现代性”不仅仅是个西方的概念
  • C.S.皮尔斯符号学与视觉艺术
  • 符号学理论
  • 符号学于艺术史的意义与应用
  • [视频]人民大学公开课: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 [视频]华中科技大学公开课:哲学导论
  • [视频]国立台湾大学公开课:西方文明史
  • [视频]大连理工大学公开课: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
  • 鲍栋:是艺术哲学,还是哲学艺术 ——以贾斯帕.约翰斯为例
  • 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史略
  • 上帝的命运 西方哲学史述略
  • 西方哲学史 - 罗素
  • 试析新哲学的诞生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 利奥塔:知识合法化的叙事
  • 论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宏观研究纲领
  • 试论西方市场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后现代艺术美学方法论阐释
  • 美学结构与基础力学
  • 与列奥·施坦伯格的心灵相遇--读施坦伯格的《另类准则》
  • 简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 魏柯玲:阅读德里达
  • 关于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简述
  • 韩炳哲︱积极生活
  • 作为艺术的艺术和作为文化的艺术
  • 《艺术与物性》译后记(之二)
  • 理性的边界︱披着科幻外衣的哲学拷问
  • 政治哲学家哈耶克
  • 伯兰特·罗素论权力:舆论的权力
  • 导论︱现代性与后人文主义主体
  • 吴增定︱神与命运:从斯宾诺莎、尼采到德勒兹的哲学轨迹
  • 对现象学的误析
  • 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
  • 图像与本质—— 胡塞尔图像意识现象学辨正
  • 我所理解的“哲学”—— 从苏格拉底、笛卡尔、尼采、胡塞尔说开去
  • [视频]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导论(1-24集)
  • [视频]武汉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思想智慧(1-12集)
  • [视频]牛津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概论(1-17集)
  • 书评︱解读福柯的治理术
  • 论理性信仰的衰落及其成因
  • 论历史研究的方法
  • 西方史学:新特点、新潮流和新趋势
  • 近十五年西方历史学的新发展
  • 当代水墨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当代水墨 > 论当代水墨之现状

    论当代水墨之现状

    2010-10-17 09:43:39 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家网专稿 作者:王琥钧

        中国当代水墨是基于对传统中国画的当代发展而来一个新的艺术概念。当代水墨的字义概念上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其时间上的当代范畴,具体而言是指我们当代的不同过去的当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状态下的时代背景;其二,是指水墨之表现元素,即是以传统中国画中最基本的水墨材质与形式。其中既有传统传承之要素,又有当下时代的文化风尚与取向,所以说当代中国水墨处于介乎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相互关联而又独自存在的艺术表现形态。而中国当代水墨又因其当代的时代精神文化语境则更是显现着我们当代的艺术表现特性。然而在多元时代文化的大背景中我们仔细研究与体味当代水墨与传统精神与现代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时,似乎会感觉到当代水墨对之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而言既为夹缝又是桥梁,这种近乎尴尬之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当代水墨自身造就了另一种发展契机。传统艺术因素与现代艺术取向存在着传统性与当代性、地域性与世界性以及文化上的东方特性与西方特性的对比、冲突与如何协调的诸多问题。此种之对比与存在促使两种文化观念的相互激烈冲突却又紧密交织。这也即是传统中国画之文化精神与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精神取向的相互交织与磨合。当代中国水墨的发展状态中,一方面作为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因素不能丢弃,而另一方面又需要具备当代之时代精神取向,需要兼容并蓄也需要独立自存且不失我们的民族自身性。所以中国当代水墨实际上是在这样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丛然而生,盎然而存。

      传统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综合而独特的文化品质,寄托着中国知识分子与文士们的最高精神追求,体现着纯粹而静穆崇高的艺术境界。然而近代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与军事战争等原因使我们的文化被蒙上一层厚厚的沉土,比之于西方科技文化似乎表现出陈旧与落后,且也似乎显得不适时宜。以致后来的绘画界对中国画发起的近乎革命性变革。其中功过是非就历史而言自有定论,我们当代的人们似乎逐渐能够开始清晰而客观看待。然而当今西方为主体的文化大融合是当代我们的社会与文化的客观背景,我们当代的全球多元文化的交融共存以及当代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与生活也促使着当代艺术中中国画的精神取向有新的发展。既要保留传统文化之精神或者艺术中的民族因素又要具备当代时代的精神特征与艺术风尚。当代中国艺术中带有如此使命之中国水墨便在其中承担着民族与世界、历史与现代的双重责任与压力。在当代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中的中国当代水墨实质上是承担着立基于民族而面向现代与世界艺术使命。虽然当代世界文化的多元并进使得当代艺术在取向与观念上空前自由与宽泛,激进派对中国画的时代不适宜性的批判此起彼伏,然而中国水墨艺术家并不愿意放弃中国画表现中的重要表现元素水墨。在对激进派的思想观念某种程度上的苟同之后仍然坚持了水墨的基本元素,试图以此保留我们如今从形式上为其不多的依存而又确然独特的传统因素,似乎以此可保留我们的民族性,而另外的潜在含义大概是以此西方所没有的而我们却固有的民族特产对立于当下世界纷繁之现代艺术。

      当代中国水墨的发展在形式方面因为时代的当代性从而显示着非常丰富的形式面貌。而对中国当代水墨从形式上的创新与改造已成为当代水墨发展的一个普遍共识。众多当代水墨艺术家基于民族与时代苦苦追寻新的而又赋予自我个人性的表现形式。在如此追寻的队伍中更多水墨艺术家受当代西方为主体的全球化的思想意识与艺术观念的深入影响,从而试图在中国水墨中注入更多时代性与国际化的艺术精神内涵。如此一来,他们一方面把持了某种中国传统之文化基因,又能够大开步迈向了国际与世界艺术之前沿,这也便是他们的高明之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说它们借中国笔墨之材料而去表现当代的或说西方或说是世界的文化精神。如此也是一种我们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此中有如当代水墨艺术家中的谷文达、刘子健、王川、梁铨等。这些艺术家一方面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实质上更加欣赏的是当代艺术的世界范围的宽泛性与自由性,并不愿意遵守传统给予他们的清规戒律,思想上虽有传统的印迹而更多是充满激进的创造与变化。而这种激进的创造与变化并不是我们传统的要领而正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所以他们的水墨作品表现出激进之张扬与抽象,全然不同与中国传统水墨的形式以及精神内涵,而更多体现出西方现代艺术所要求之精神特征。然而此类当代水墨画家的这种理论上的艺术思维在实践表达中似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难度。当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变化性以及自由性与传统中国之笔墨材料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中国笔墨材质表现上的规范或局限性与独特性与当代艺术的自由性形成冲突。中国水墨画家一方面要不舍传统材质,另一方面也要得其现代激进之思,所以必须从中得以调和。这种调和或是一种相互的妥协,抑或是相互的屈从,很少有能够兼而得之且不舍其精要。当然这种追寻过程中的相互妥协与屈从如能得以通融,那也便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创新。如此之作也会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表现形态,这种新的表现形态在当代主流国际艺术范畴内既是一种极大的标新立异却也没有远离其作者之艺术初衷,其中大概也暗合着当代西方性的国际主流艺术之发展潮流。也自然成就着当代水墨艺术的一种清醒、游离而又具时代与国际化的水墨形态。

      当代水墨形式上的变革与创新是当代水墨艺术的一个共性。而对形式要求所基于的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在当代还尚有不同。借中国笔墨以传西方与当代之思想是当代水墨艺术发展的一种潮流。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厚望的一些艺术家在对当代艺术的纵横比较思维中,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厚与崇高,同时又感受着当代精神文化与生活的时代历程,于是希望通过当代之新的水墨表现形式以体现自我具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自我感同身受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观念。在当代文化的共融于宽泛文化背景之下,我们当代很多艺术家愈来愈能够整合以至能清晰而客观的看待自我与对方的各个优劣,所以当今愈来愈多的艺术家认识到曾经被尘封而本灿烂的中国文化。于是便进而有意于探究并去保留与试图继承这种优秀的文明。但是古人的亭台楼阁、高山流水式的时代与人文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潇然远去,只留给我们以无穷的遐想。同时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活等等又给予我们内心以现实而真切的感受。传统水墨只可寄予精神逍遥时的暂时寄息,而似乎又缺乏自身确切之体验与感受。当代水墨艺术中的水墨表现也就经历着传统与当下时代的交相织染。此类艺术家在接受当下包括西方绘画表现与中国绘画表现之综合艺术表现的学习与研究后,更愿意在中国水墨表现上吸收一些类似于西方构成与色彩等较为宽泛的艺术表现规律,以形成自我形态而又具中国传统情怀的当代水墨作品。如最早的林风眠先生便是如此之先行者,林先生虽早年留学于法国学习西方的油画与西方的现代艺术,然而他的精神与追求最终使他回归于自然山林,回归于清静与沉寂,回归于他由内而发的人性温情。他的这种艺术精神与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境界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他的作品虽形式上具有构成性与装饰性的迥然不同于传统的国画表现形式但却表现出来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精华。当代还有诸多神往此类表现与境界的艺术家也在不断的追求与探索自我的表现形式与艺术境界。当代尚有田黎明、刘庆和、武艺等等艺术家也在做着这方面的体味与探索,很多人在自我追求与探索中形成一些很有艺术价值与品位的水墨艺术作品。

      中国当代水墨追求与传统精神的艺术家在其水墨艺术创作中虽借用了当代或是西方的一些艺术表现元素,但从精神追求上更多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使得作品能在中国范围内的广大受众产生共鸣,其作品的表现性与思想性对于中国受众而言显得较为亲切而自然。而艺术观念趋于追寻与当代国际艺术潮流的中国水墨艺术作品在西方与国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中国范围内的受众多少会感到一种迷惑于隔膜。所以说虽然都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由于各自艺术家具以不同艺术思想与艺术观念从而形成不同的水墨艺术形态,这种不同的水墨形态形成就了当代综合而风格、面貌多样并存的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状态。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