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作品现场

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作品现场

2012-06-16 01:09:55 来源: 99艺术网、Artnet 作者:丁晓洁

 

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 尽显欧洲传统范儿
文/丁晓洁

真正来到卡塞尔文献展现场就会感受到欧洲人特有的理性和秩序,整个展览场馆区尽管十分分散,但观众仍然像寻宝一样,手握导览图,饶有兴趣地寻找和观看。
 
策展人的贫穷艺术
 
一进主展场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就看到正面是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作品,传统的气息扑面而来,穿梭在展厅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策展人的理念,将文献展关注的范围从视觉艺术扩展到整个文化范畴,上到量子物理学,下到古代工艺品,而打破艺术的边界在此次展览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堂里、剧院里、火车站,艺术品可以蔓延到任何一个角落。
 
展场的空白与聚焦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亮点无疑是展厅的布局,巨大的空白和作品相得益彰、动静结合,在一楼最主要的“黄金展区”,策展人把艺术品集中到了中间展厅内,而旁边的展厅里只放了一件作品,这样的布局突出了作品本身的价值,也正是此次展览的巧妙之处。
 
艺术是漫长的时间史
 
作为文献展D展馆的Neue Galerie展区同样吸引了很多观众,绿树环绕下,使得这座建筑物里的作品显得尤为静谧,也许这也是欧洲宁静生活对艺术一直进行影响的方式之一。Neue Galerie一层以及二层一部分包含了馆藏的艺术品,从印象派到极简主义甚至博伊于斯的作品一应俱全,展现了艺术的时间性。而文献展中艺术家杰弗里·法默尔的作品《草的叶子》 吸引了大批观众,巨长的走廊被海报串起,所有的海报人物在作品中已经没有任何“fashion”的感觉,而是告诉人们历史的碎片和我们生命的流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卡塞尔文献展的主要展场分布于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文化火车站、文献展厅、橘园宫、宾丁啤酒厂等处,99艺术网继续跟踪报道。 

 

 

 

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新闻发布会

宋东作品“Doing Nothing Garden”(2012)

伊泰·阿德南(Etel Adnan)的抽象画系列(1959-2010)

Goshka Macuga tapestry的作品“Of What is, that it is; of what is not, that is not”(2012)

Ida Applebroog的行为表演“I See by Your Fingernails that You Are My Brother ”

罗宾·卡恩(Robin Kahn)的装置

严磊作品“Limited Art Project”(2011-12)

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的作品“Repair of the Occident to Extra-Occidental Cultures”(2012)

托马斯(Thomas Bayrle)的装置一景

[视频]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创伤时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xOTAyNjY4.html

文/Rachel Corbett(陈颖编译)  

卡塞尔文献展从来都不是一项令人愉快的活动。这场几乎覆盖了整个卡塞尔、每五年举办一次的艺术展是为了提升这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盟军炸成了一片废墟的城市的精神。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再次引入了被纳粹禁止的“颓废艺术”;而于上周六正式拉开帷幕的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则集中了数百位艺术家来关注其它的“创伤时刻,那些在转折点时发生的标记着世界改变的事故、灾难以及危机”。

这样的话说起来温和,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却如此固执地让人们联想到毁灭——从卡塞尔到喀布尔——以至于甚至连媒体预展都是在对抗中进行的。

在阴冷潮湿的星期三,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总监兼策展人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成功地缓解了问答环节中一次次出人意料的猛烈批评。某人拿起麦克风说出了对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在这场展览中融入了科学家、农民等其他非艺术家人士的质疑——“你认为观众和你一样的无知和困惑吗?”还有一个人认为文献展组织者之所以会推广移动地图应用dMap是为了取悦手机公司;另一名观众则表示他想知道为什么Christov-Bakargiev会在展览宣传资料中放进19张看起来像是Christov-Bakargiev自己的画像,这使得整场展会“似乎完全是关于你自己一样”(当然也有观众反对这样的观点)。

然而现场最热烈的言语交流来自一位批评家,他谴责了Christov-Bakargiev的殖民主义意图,即考虑了吉列尔莫(Guillermo Faivovich)与尼古拉斯·戈德堡(Nicolas Goldberg)将一颗重达37吨、年龄将近4000年的陨石从阿根廷的原住民土地运到卡塞尔这一富有争议性的提议。“这代表了一种脆弱的政治形势,并且完全被人们忽略了,”这位批评家说。“这就是我们批判卡塞尔文献展和你自己的原因。”早在之前就表示其赞同当地反对者并且最终放弃了该计划的Christov-Bakargiev回应说:“谢谢你从你的iPhone上读到这个问题。我在一开始已经很仔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我强烈要求你去下载一份完整的演讲稿。”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就以这种情况正式地拉开了帷幕。新闻记者们被送到了阴冷的地方去参观那些充满了数百件艺术作品的20多个大大小小的场馆里。

在文献展的主场馆弗里德里希美术馆中,观众就完全可以进行一次能够体验到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要冲突的旅程。这里展出了Vandy Rattana在柬埔寨金边拍摄的“炸弹池塘”的照片;汉娜(Hannah Ryggen)的一张描绘了墨索里尼的头被一个埃塞俄比亚人用矛刺穿了的挂毯;一批在黎巴嫩内战期间被损毁了的青铜时期的人工制品;范恩·纳特(Vann Nath)的一幅描绘了红色高棉(Khmer Rouge)的士兵正在拷问一名柬埔寨囚犯的画作;当然了,德国自己的黑暗历史也由诸如曼·雷(Man Ray)、李·米勒(Lee Miller)等几十位艺术家加以了质问。

新古典主义的弗里德里希美术馆是少数在轰炸后进行了翻修的建筑之一,法裔阿尔及利亚艺术家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将他自己对战后修复的观点真实地反映在了美术馆的其中一间展厅中。他在无数钢制的搁架上摆上了古老的殖民主义的文本以及用木材雕刻的、脸部被严重毁容的非洲人的半身像。穿行于这些走廊中的观众会在终点处遇到一个终极的“残缺版本”:一部展示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严重的士兵的幻灯片,它揭示了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对历史进行的怪异的逆转——在其中,传统的非洲人物形象呼应着欧洲白人那些被损毁了的脸。

即使是那些表面上并不让人沮丧的项目也至少都倾向于激发一种心神不宁的状态。弗里德里希美术馆的底层几乎是空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用来展示了瑞安·甘德(Ryan Gander)的作品“ I Need Some Meaning I Can Memorise”,这是一件利用稀薄的空气建造的“装置”。而在室外——差不多就是格林兄弟博物馆刚过去一点的Karlsaue公园中,中国概念主义者宋东带来了作品“Doing Nothing Garden”, 一座面积较大并且起伏不定的小山丘上被种上了植物,并且还固定上了一些像是庭院标志一样的黄色汉字;这些汉字有许多种翻译方式,但它们差不多都描述了“什么也不做”这样的状态。“我问过Christov-Bakargiev有什么想法,然后她说,‘我什么想法也没有,’”宋东说。“我说,‘很好,’既然你的想法是没有想法,那我也做一些什么也不做的事。”

在文献展厅(Documenta Halle)中,黎巴嫩画家伊泰·阿德南( Etel Adnan)抽象画中鲜艳的色彩足可以暂时地释放一下我们的心脏。这些小小的画布上充斥着纯洁的海洋和粉红色的太阳,但本质往往与表面上看起来的相反——据墙面上的文字介绍,这些画面“是黎巴嫩内战给人们带来的流离失所和创伤的具体化”。而大厅两面墙上排列着的上百幅苹果静物画又会让人们产生什么样的误解?——它们全都是艺术家兼园丁Korbinian Aigner在集中营中被进行药剂研究时画出来的,当时的他分配到了发展苹果的新品种的任务。

另一件带有类似的矛盾性的作品来自艺术家兼激进主义分子罗宾·卡恩(Robin Kahn)为来自西撒哈拉的逃难妇女准备的帐篷。罗宾·卡恩(Robin Kahn)拜访了这些逃避摩洛哥内战的妇女,并且发现“她们是我所见过的最坚强的人。她们会使用殷勤好客这样的武器来幸存下去”。罗宾·卡恩(Robin Kahn)希望能在卡塞尔文献展上分享这些逃难者的文化与故事,因此进入在公园里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中的观众会立刻被奉上一碗蒸粗麦粉,然后他们可以坐在帐篷下与其他萨拉威妇女一同进食。

这还只是整场文献展的冰山一角。在一天之内是绝对不可能参观完所有的展馆的——恐怕连一半作品也看不完——但即使是这样,观众在离开时也肯定已经带有一点儿伤痛了。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