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时代的媒体力量 专家:谨记“把关人”角色
  • 印度一女学生公交遭轮奸 新德里被称作强奸之都
  • 印度新德里遭轮奸女大学生在新加坡去世
  • "全能神"重点诱骗单身民工 欲以农村包围城市发展
  • 英国艺术机构今年获纳税人捐赠总价值8700万美元艺术品
  • 12岁!低龄未成年人刑责范围再调整
  • 供电局回应广州大面积停电:设备故障已修复,没有限电
  • 天乙:法治现实与当代艺术背景
  • 2010年文化领域剽窃事件频发的警示
  • 广州富商借试管婴技术生8胞胎 雇11个保姆照料
  •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已达历史最高值
  • 气候大会新主席强推丹麦草案遭中国等抗议
  • 杨禹:哥本哈根争吵属正常 最后时刻可能有转机
  • 专业造假公司专门代写代发论文
  • 学术造假南京竟有专业公司 论文背后的产业链
  • 人人都可以消费的当代艺术
  • 从迈阿密博览会看经济危机与艺术市场的关系
  • 经济危机下看巴塞尔迈阿密艺博会
  • 美击案遇害者身份确定 皆死于枪伤最多中11枪
  • 陕西现“全能神”邪教 散布末日谣言煽动信徒
  • 安倍晋三甫一胜选即宣布钓鱼岛属于日本
  • 公务员参加"嗅觉"相亲会,靠气味寻找另一半
  • 通讯:两岸“大三通” 助粤台互利交往更加热络
  • 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在天津举行 连战出席
  • 国台办主任王毅说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
  • 马英九在高雄出席长荣航运海上直航首航仪式时间
  • 两岸直接通邮启动仪式在北京首都机场举行
  • 胡锦涛考察福建:两岸同胞应该携手互助促进三通
  • 国家邮政局:两岸直接通邮是中华民族大喜事
  • 王渝次:直接通邮让两岸同胞同受其惠
  • 两岸“三通”大事记
  • 500美国科学家联合反对达尔文进化论
  • 虐待动物源于人的动物性
  • 十年回到原点 股市丢失经济晴雨表
  • 新研究发现人类智商进化已到极限
  • 乔布斯的正念与我执 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天才
  • 刘慈欣怒批元宇宙:引导人类走向死路
  • 美国宇航局证实发现首颗适合生物居住的类地行星
  • 艺术背景档案1979年—1989年
  • 南方周末:杀人者杨佳青春档案
  • 刺死6公安 杨佳死刑成定局
  • 北京男子在上海袭警 制造了震惊中国的“杨佳故意杀人案”
  • 杨佳案,真相远比死刑重要
  • 杨佳上午被执行死刑 家属的沉默 邻居们的回忆
  • 杨佳一审被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艺术背景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背景 > 厦门公交爆炸案,报复社会何时能止

    厦门公交爆炸案,报复社会何时能止

    2013-06-12 16:39:20 来源: 蓝心网 作者:Jimmy

    心理导读:每一次伤害无辜报复社会的悲剧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值得我们痛定思痛!报复社会者之所以疯狂走向极端,除了性格偏执、生活坎坷等个人原因外,根本在于对生活的绝望。我们最该痛彻反思的是:导火索是怎样引燃的?——Lansin.com

     
     
    陈水总:厦门公交车纵火案犯罪嫌疑人,厦门人,无业,生于上世纪50年代
     
    6月7日傍晚,陈水总出现在快速公交车金山站,用手推车拉着编织袋,在BRT车站徘徊,一辆人多的公交车驶来时,他上了车。
     
    18时20分许,这辆行驶中的公交车浓烟滚滚,火光骤起,最后被烧得只剩车架。大火导致47人死亡。
     
    还原厦门公交爆炸案犯罪嫌疑人——陈水总
     
    陈水总的家在厦门老街深处的黑暗巷子里,一家三口挤在不到30平米的两居室里
     
    邻居们说,陈家日子并不好过,常年没有稳定收入的陈水总,偶尔会去打零工,但大多数时间待在家中不干活。陈家生活的来源,都在陈水总妻子身上,除此之外,还要负担女儿的学费。
     
    陈水总很少和邻里、亲戚交往,他一天拨打9次110投诉邻居,还将和邻居间的道路封死。而近两年,陈水总变得沉默,有邻居注意到他生病了,案发前,他一直在为改户口年龄的事情奔走,直到他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告别世界。大多数的时间里,陈水总独自待在家中,等待归来的妻子和女儿。邻居们发现陈水总独自一人在家来回踱步,神情严肃,背影看起来“非常孤独”。
     
    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报复社会?
     
    每一次伤害无辜报复社会的悲剧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值得我们痛定思痛!报复社会者之所以疯狂走向极端,除了性格偏执、生活坎坷等个人原因外,根本在于对生活的绝望。我们最该痛彻反思的是:导火索是怎样引燃的?
     
    天生杀人狂?精神障碍者?性格有缺陷?报复社会事件的集中出现,恰恰和整个社会转型带来的急剧变化有关。从2001年“靳如超特大爆炸案”,到2005年“王斌余讨薪未果杀人案”,到2010年郑民生制造的南平血案,再到厦门的公交爆炸案。回望这一起起恶性案件,我们发现,每一起都各有不同,却又极其相似——看似独立的杀人事件背后是更为深刻的社会危机。
     
    当杀人不再是“冤有头,债有主”式的复仇,而是面向公共群体的武力报复时,就成为一种恐怖性质的犯罪,一些专家称之为“报复社会犯罪”。在每一起报复社会事件发生后,首先清晰展现的都是残酷血腥的犯罪现场,而凶手的面目常常在公众面前一团模糊。梳理这些案件会发现,一些凶手在惨案发生前,几乎没有迹象显示他们会转眼间变成凶徒。但毫无疑问,他们又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封闭的缺陷,他们的性格往往被称为屈辱人格,一旦爆发就容易走上极端。
     
    社会出问题了吗?
     
    因为个人性格缺陷只是制造血案的个体原因,每一起报复性复仇的凶杀案的发生,都在质问我们,社会本身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社会这个词,宽泛而模糊。所谓报复社会,在这些凶手眼里,并没有落到某些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他们自己甚至都没能弄清楚内心黑暗的根源,于是他们选择的报复对象,并没有过多的在于他们是谁。在他们眼里,所有人都是让他困窘的“社会人”。 

    每当发生惨案,就会有人出来呼吁完善制度。其实,以滥杀无辜方式去报复社会者的产生很难从制度层面加以杜绝,毕竟,再坏的社会制度也顶多是逼你去反抗压迫者,而不是让你去滥杀无辜,但讨论报复社会者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加以预防对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依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然而,对于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报道和讨论,要加强引导,不报道作案过程,不炒作、不渲染,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才是在惨案发生后,媒体应该尽到的责任。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